作者:葛音丨乔梦晶丨朱琳丨黄琳丨毛国安[1]
随着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ESG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已经成为主流投资机构关注的焦点。尽管ESG投资理念发源于欧美市场并在国外逐渐发展为主流投资理念,我们也关注到越来越多的境内基金管理人和长期投资者对ESG产生浓厚兴趣并有意愿积极布局ESG,其合规投资理念也正经历从“被动合规”升级为“主动赋能”的过程。我们将从基金管理人和长期投资者视角切入,对ESG在境内的现行监管框架和市场实践进行整体的梳理介绍,并分享我们对ESG投资前景的预测与趋势展望。
第一部分 ESG投资监管框架与市场洞察
一、ESG在中国的现行监管框架
目前中国法律法规以及监管规定对于ESG的监管并未形成统一而明确的标准,ESG的国内金融监管框架也正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整体来看,作为核心金融监管部门的一行两会(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及证监会)和发改委出台文件支持绿色金融/ESG的发展,支持相关金融产品的发行,并提出对上市公司和发行绿色债券企业的监管要求;在此基础上,证券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证券发行和交易场所对ESG相关证券发行与信息披露有比较详细的规定。此外,基金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也对其相应行业机构的ESG投资相应建立了自律规则。
从基金管理人和长期投资者角度,目前ESG方面的监管规则更多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
(一) 对“外”:ESG投资活动相关的监管规定
1. 投资标的相关信息披露
我国对ESG的最早探索可以追溯到2006年深交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此后,证监会、各交易所发布的现行的公开规则主要体现为上市公司ESG有关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人信息披露为基金管理人和长期投资者的ESG投研和资产分配提供了参考价值。
2. ESG相关监管政策
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也为国内ESG投资起到了关键驱动作用。但目前与ESG相关的监管政策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尚未广泛落地。例如,证监会通过给予优惠待遇鼓励投资者贯彻环境及社会(比如脱贫攻坚)理念,《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鼓励基金管理公司和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及其管理的产品投资绿色公司债券,《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将积极参与扶贫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相关产品备案纳入登记备案绿色通道。
3. 关于产品投资的报告义务
现行的公开规则层面更多体现在绿色投资的报告义务,未对ESG中的社会和公司治理进行明确规定。值得关注的有《绿色投资指引(试行)》规定公开和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或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应每年开展一次绿色投资情况自评估并向基金业协会信息披露[2]。此外,基金业协会不定期抽查管理人绿色投资开展情况。
(二) 对“内”:机构内部ESG体系搭建
1.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较为强调自身ESG合规体系的搭建,尤其针对内部组织机构、公司治理层面的应用以及社会责任方面的义务。例如:设立社会责任领导机构、制订计划总体方案、创新社会责任方案等;完善内控制度、反洗钱、促进就业等。
2.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相比于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考虑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公司规模和人员数量比较有限的客观情况,其组织机构和公司治理层面相对比较灵活。
目前国内ESG监管仍处于较初级阶段,且未形成全面和完善的监管框架:首先,监管机构尚未明确定义ESG产品的含义和外延,ESG产品外延的明确为后续监管框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ESG投资标的信息披露制度仍然有待完善,尤其是对于非上市的债券发行人的相关披露要求,且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口径和标准也不甚明确,在实践中存在不同的实施标准。
二、海外ESG市场观察
根据国际权威基金评级机构晨星(Morningstar)的统计数据,全球ESG基金资产总额在2022年末达到2.5万亿美元,在2022年第四季度吸引了370亿美元的新增净资本[3];而据世界知名分析机构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预测,2025年全球ESG资产总规模将超过50万亿美元,占全球资产管理规模(Assets Under Management, AUM)的三分之一[4]。
(一) 海外ESG投资策略
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简称GSIA)的白皮书介绍,ESG投资策略可以分为七大类:(1)负面/排除筛选法:(2)正面筛选/同类最佳法;(3)国际惯例/规范筛选法;(4)ESG数据与传统财务分析整合法;(5)可持续主题投资法;(6)影响力投资法;以及(7)积极股东法/利用股东权力影响公司行为与参与公司管理。从海外资管机构发行公募基金或ETF基金的实践来看,美国ESG产品类别是广泛市场的排除筛选类、正面筛选类和更有针对性的主题投资和影响力投资。
(二) 海外ESG监管经验
面对广阔市场,各国际组织出台了多项ESG资产认证标准,欧洲在ESG披露体系建设方面也趋于成熟,覆盖包括环境、社会、治理等所有因素,是目前国际上对披露要求最严格的地区之一。《欧盟分类目录》(EU Taxonomy Regulation)、《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可持续金融披露规定》(SFDR)是欧盟在ESG领域内的监管框架。SFDR为监管框架的基石,这一框架适用于在欧盟运营的大多数金融机构,核心为资管机构。
三、 ESG在中国金融资管领域的市场实践观察
(一) 境内公募基金产品
1. 整体投资方向与投资策略
境内ESG主题更多立足于中国本土化发展。根据基金业协会于2023年2月发布的《2022公募基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5]及我们对境内ESG主题基金的实践观察,基金在进行ESG投资决策中通常重点关注并综合评估企业的以下方面:环境(Environmental),如低碳计划、外部环境认证、环境违法违规事件;社会责任(Social),如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经营与安全事故、员工增长趋势、薪酬福利水平、扶贫与捐赠、社会舆论影响较大的负面争议事件;公司治理(Governance),如董事会独立性、关联交易、财务可信度、偿债风险、股权质押风险、上市公司及子公司违规违法事件、高管及股东违规违法事件。通过赋予每个指标不同的权重,综合评估公司ESG责任投资执行情况,形成分类评级,将特定评级分数线以上的公司作为备选ESG投资标的。
2. ESG产品投资标的
绿色投资和社会责任投资均呈现为重点。根据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22公募基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6],79.17%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进行投资时会考虑投资标的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基金行业整体上对社会责任投资呈现深入态势。绿色投资方面,根据基金业协会于2022年12月发布的《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2年)》[7],87.0%的公募机构已开展绿色投资相关投研,71.7%的公募基金机构发行过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仅统计在境内发行的绿色产品)。
3. ESG投资评价机制
具体ESG投资实践中,公募基金机构的市场探索也较深入。根据《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2年)》[8],约三分之一的公募机构已自主构建了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应我国特质的绿色或ESG评价体系和数据平台,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全面嵌入投研和决策流程。例如,在具体投资方法上,公募机构通常将负面剔除与正面/最优筛选法相结合,通过收集排污、碳排放、绿色收入、产能等信息,以及购买第三方数据服务等,对上市公司进行绿色表现评估和考量。
4. ESG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公募机构也在加强已投资标的环境风险监控和处置机制建设。例如,应急处置方面,在评估环境风险后选择采取警示、卖出股票、限制交易、列入负面清单等分级措施管控风险;流程上,公募机构多由风险管理部或研究部提示风险、交易团队具体采取应急措施。少数公募机构会通过设立ESG委员会、投委会或多部门联席会议等形式,共同商议重大环境风险事件的处置方式。
(二) 境内私募基金产品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ESG方面呈现出起步晚、加速推进的趋势,发展空间较大。
1. 整体现状
根据我们对市场的观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呈现出“观望但持续关注”的态势。根据《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2年)》[9]中对320家样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价统计,仅3.1%(10家)的私募机构发行过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仅统计在境内发行的绿色产品),17.2%(55家)的私募机构将绿色投资明文纳入公司战略。
但以上数据不代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对ESG投资的敏感度较低,基金业协会在上述报告中显示74.1%(237家)的私募机构已开展绿色投资研究,配备专职人员的机构数量高于配备兼职人员的机构数量。此外,84.1%(269家)的样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表示有高管或公司级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2022年开展绿色投资实践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增加,绿色投资实施情况也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2. 重点关注行业
私募基金对ESG领域特定行业较为关注,如气候、碳排放(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车及相关产业链等。
第二部分 ESG投资前景与趋势展望
一、政策与法规层面
目前,境外市场,如欧盟、美国及中国香港已逐步形成以ESG信息披露为监管重点、ESG评级体系提供具体方法论,并以此两者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指引的三位一体ESG投资体系[10]。
2022年11月28日,《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在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立法程序完成,成为欧盟ESG信息披露核心法规。而目前,我国ESG投资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缺乏规范的ESG信息披露规则,导致有效获取ESG相关信息存在困难;同时,尚未能形成一套具有足够市场认可度和普及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获取信息后做出有效评价并予以反映存在阻碍。基于此现状,国际机构仍致力于探索将国际ESG评级标准中国本土化的推进进程,如何结合本土因素,形成更适用于国内情况的信息采集模式、指标体系与评价体系,将为推进国内ESG投资起到重要作用[11]。
二、市场参与者层面
(一) 金融业对外开放
外资机构在ESG理念的实践方面具备更为丰富的经验。随着外资资管机构在中国业务发展日益深入,海外ESG领域的投资经验也被逐步引入中国市场。
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ESG优势不仅能从内部降低企业跨境投资的资本成本,缓解融资约束,而且在面临不同的东道国ESG时,可以灵活利用社会和治理方面的优势,扩大外来者优势[12]。
1. 外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随着联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3日获得证监会的设立批准,目前获批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增加至8家。此外,2023年3月27日,证监会已正式接收安联集团旗下安联投资(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GmbH)递交的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审批申请材料,这意味着布局中国市场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有望再添一员。
近日路博迈(Neuberger Berman)在境内设立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已成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第四十五家签署机构,也是国内首家签署该原则的公募基金公司。这也体现路博迈作为ESG主动投资理念的追随者,从公司战略定位层面对ESG的关注。
此外,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近日获证监会批准实现境内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ESG DataLab,运用大数据及AI手段对全市场A股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方面进行ESG评级。依托此平台摩根士丹利华鑫设立ESG量化先行基金:该基金设立了严格的ESG投资特征库,将基本面评价得分较低的公司和ESG评级较低的公司剔除,偏好投资ESG得分均衡的上市公司;同时,在ESG评价方面加入本土视角的解读,以做出更客观准确的评价。在投后管理方面,摩根士丹利华鑫专门建立了关于ESG的领导团队,重点制定了一系列对被投企业的监督规则,即ESG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了对投资标的ESG相关表现的持续跟踪以及信息的更新[13]。
瑞银集团(UBS AG)与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在境内合资设立的基金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1月19日宣布正式成为境内首家净零排放资产管理倡议(NZAM)的签署机构,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国投瑞银于投研端在气候及环境因素对投资影响方面的研究能力。在产品层面,国投瑞银再在其权益类产品中,将ESG整合进估值流程中,推出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基金投资[14]。
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在ESG投资领域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ESG评级方法,富达国际侧重于基本面分析,全面结合公司公开披露信息以及与被投公司管理层定期会面全面考察其ESG信息;制定自己的《可持续投资投票原则及指引》,为被投企业设定ESG相关的最低标准。从2019年开始,富达国际推出可持续发展基金家族的产品系列,其中,可持续发展聚焦基金旨在主动挑选在可持续议题上表现优于同业的公司,可持续发展主题基金则偏重于寻求解决一些可持续发展议题或者为社会与环境带来正面价值的投资方法。在投后管理中,富达国际定期与企业进行ESG沟通,同时有效地行使投票权。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境内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将把其国际ESG经验本土化并整合进其投资流程[15]。
2. 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基于中国市场投资机会的展望与信心,外资私募积极进军国内市场。目前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已达34家。
以这些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为代表的一系列外资机构已经着手针对投资标的的绿色表现建立较为专业的评价方法和体系,例如:正面评价方法、负面清单、常态化风险监控机制和应急处置建设等相关制度流程。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ESG投资亦将随着境内ESG体系的发展实现共同成长。
3. 参与境内市场的境外投资者
2018年6月,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所有被纳入MSCI指数的A股公司将接受ESG评级。MSCI的ESG评级通常每年度开展一次,评级结果从最佳到最差共分为7个等级(AAA、AA、A、BBB、BB、B、CCC)。MSCI将A股纳入ESG评级对于境外投资者通过各类渠道(包括但不限于QFI、沪深港通、债券通等跨境渠道)参与境内证券投资活动也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A股公司对外开放和ESG视角的积极变化。
(二) ESG的本土化
整体来看,中国的ESG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伴随着国内对ESG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此领域国内存在广阔的潜在增量及投资机遇。对于境内资产管理人或长期投资者来看,尽管境外ESG投资策略与经验具备一定参考意义,但仍需要建立适应本土化投资需求、评估评级方法和市场的ESG投资策略。另外,机构还需要更多时间建立与打磨内部流程体系,在投研、投后及日常风险监控等各方面都更好地纳入ESG要素,以充分迎接ESG投资机遇。
三、反ESG潮流的兴起
虽然ESG的热潮近年来席卷全球,但其在概念体系、理念体系等方面仍有不成熟之处,在各个国家与市场发展程度不一,因此逐渐出现了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反ESG的声音从2021年底逐渐萌发,2022年迅速发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正趋向形成ESG与反ESG对立的局面。从辩证和全面的角度,我们建议,基金管理人及长期投资者在日常业务运行和投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ESG的正面影响,也要警惕盲目追求ESG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
(一) 反ESG的核心观点
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一直是企业运营的两个方面,探寻环保、平衡、包容的发展路径势必会影响短期内经营效益的直接反馈,而这也正是反ESG理念所特别关注的领域。据我们的观察,当前反ESG的声音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6]:
评级标准难以统一且缺乏透明度:各个评级机构没有也几乎不可能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且每一评价标准透明度较低,其内部评级方法、细节仅被评级机构选择性公开,甚至以商业机密为由不予公开,公正性饱受质疑;
对企业本质职责的理解存在偏差:ESG可能偏离了企业的主要职责。企业的主要职责是利润当先,为股东带来尽可能多的回报。而过分强调ESG或社会责任,会让企业变成“对谁都负责,从而导致对谁都不负责”;以及
短期回报和长期发展的悖论:ESG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上所述,它未必能确保企业的利润,甚至有时可持续发展会与企业盈利发生冲突与矛盾。企业如何处理财务收益和非财务收益之间的关系成为实践中难以平衡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也注意到反ESG浪潮并积极参与到公众讨论之中。例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期发布文章同样聚焦于反ESG领域,文章援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观点,认为“公司的首要责任是为股东提供回报”,确定投资是否符合ESG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且容易出现偏见、计量偏差和企业公关问题[17]。
(二) 反ESG的行动与国际浪潮
截至目前,反ESG相关的重点事件主要发生于美国。从政策层面看,美国以保守派为主的州政府立法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引入反ESG的法例。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都采取了反ESG的行动:佛罗里达州禁止州养老金在投资策略中考虑ESG因素,德克萨斯州则禁止一些采纳ESG的投资机构与州政府及地方企业签订合同。此外,于2023年3月,美国参议院推翻了美国劳工部于2022年11月出台的关于允许养老金在投资决策中考虑ESG因素的规定,理由是认为考虑ESG因素会损害养老金回报。美国总统拜登于2023年3月20日发布担任总统以来的第一张否决令,否决上述方案,继续推进美国劳工部的规定,即允许养老金在投资决策中考虑ESG因素。尽管上述美国劳工部的ESG相关规定目前涉险过关,但业内普遍认为美国两党关于ESG的斗争可能才刚刚开始。
从金融产品层面看,与反ESG相关的产品亦不断涌现。2021年底,首只反ESG ETF产品BAD ETF在美国推出,该ETF专门投资于赌博、酒精和制药类企业;2022年8月9日,Strive Asset Management 推出标志性“反ESG基金” — DRLL基金,主要投资于能源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2022年12月7日,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先锋领航集团(Vanguard Group Inc.)退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气候投资联盟“净零排放资产管理人倡议”(NZAM),作为向反ESG客户的一种让步[18]。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受到反ESG浪潮的影响最大,欧洲仍然是全球可持续基金的主力场。
四、我们的观点
单纯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尽管目前尚无较为充分依据证明ESG主题产品的业绩表现整体显著优于非ESG主题产品,但据我们的观察,大量市场参与者已将ESG投资理念融入其投资流程中,或至少呈现出对ESG的关注。这些市场参与者关注的不仅仅是公司的碳足迹,还包括劳动力、公司有效治理、利益平衡、多元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境内外市场的普遍共识,无论是在领导层还是整个组织中,更多样化的思维会产生更好的决策,这意味着企业应在尽可能考虑多方面的要素的综合情况下,收获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得到可循环、可持续的利益回报。此外,企业积极践行ESG对其人才战略、社会声誉等方面均会产生较为正面的影响。根据全球知名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对ESG与企业关系的研究,从员工满意度和对人才的吸引力来看,顶级雇主的ESG得分明显高于同行,且ESG绩效有助于帮助公司提高员工满意度并吸引潜在员工[19];而未遵守ESG政策的企业,存在一定声誉受损和社会信任度下降的风险[20]。这也与我们市场观察基本一致。
当ESG成为投资中关键考量因素时,企业极有可能为迎合市场和资本的偏好而急功近利,甚至出现“漂绿(green washing)”的风险。“漂绿”意味着企业选择性或者虚假披露ESG信息,夸大自身在ESG方面的成果与贡献。从运营角度来看,我们倡议企业要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放置于声誉性的需求之前,通过坚持ESG有关信息披露、提升ESG管理水平、主动与外界进行ESG互动等三大方面做好ESG工作,使ESG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数据,而更多在于企业的切身实践,切不可搞错重要性和先后顺序。
结合市场实践和多方观点,我们认为ESG主题关注的重点并非眼下短期的既得利益,而是着重强调对人类长远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预判和风控。ESG本身并非一个排他性的投资理念,而是指导企业长期向好发展,推动商业向善和资本向善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论。ESG理念鼓励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加全面考虑可能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多重要素;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受到国际主流的广泛认可,充当增强企业同各个利益相关方有效沟通的桥梁。
我们预见ESG将从长期角度为市场投资行为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在周期持续较长的投资中,虽然短期内对于ESG的大量投入或许无法带来立竿见影的正向表现,但其在更长的时间线上却不可或缺。
我们也将长期持续关注ESG在投资领域的监管和实践发展,并不断分享我们的见解。
特别声明 |
汉坤律师事务所编写《汉坤法律评述》的目的仅为帮助客户及时了解中国或其他相关司法管辖区法律及实务的最新动态和发展,仅供参考,不应被视为任何意义上的法律意见或法律依据。 如您对本期《汉坤法律评述》内容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与汉坤律师事务所以下人员联系: |
葛音 电话: +86 21 6080 0966 Email:yin.ge@hankunlaw.com |
[1] 实习生梁笑对本文的写作亦有贡献。
[2]基金业协会已连续4年基于管理人提交的自评估报告和自评表发布《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https://www.amac.org.cn/businessservices_2025/ywfw_esg/esgyj/。
[3] Morningstar: Global Sustainable Fund Flows: Q4 2022 in Reviewhttps://assets.contentstack.io/v3/assets/blt4eb669caa7dc65b2/blt7df82e5b9c6a5528/63d40a22f1b8c22282814816/Global_ESG_Q4_2022_Flow_Report.pdf。
[4] Bloomberg: ESG May Surpass $41 Trillion Assets in 2022, But Not Without Challenges, Finds Bloomberg Intelligence https://www.bloomberg.com/company/press/esg-may-surpass-41-trillion-assets-in-2022-but-not-without-challenges-finds-bloomberg-intelligence/。
[5] 基金业协会《2022公募基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https://www.amac.org.cn/industrydynamics/guoNeiJiaoLiuDongTai/jjhywhjs/shzr/202212/t20221219_14294.html。
[6] 同注5。
[7] 基金业协会《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2年)》https://www.amac.org.cn/businessservices_2025/ywfw_esg/esgyj/。
[8] 同注7。
[9] 同注7。
[10] 《ESG评级:如何叫好又叫座》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1419113。
[11]同注10。
[12] 《经济研究》目录及内容提要2022年第3期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http://ie.cass.cn/journals/economic_research_journal/contents/202206/t20220607_5411490.html。
[13] 《如何以ESG框架挖掘企业?详解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责任投资思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1260456383098919&wfr=spider&for=pc。
[14] 《国投瑞银基金正式成为境内首家净零排放资产管理倡议NZAM签署机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5437988109677180&wfr=spider&for=pc。
[15] 富达国际发布《2022可持续发展(ESG)投资白皮书》。
[16] 《“反ESG”的声音有哪些?》https://www.huxiu.com/article/779009.html。
[17] The anti-ESG industry is taking investors for a ride https://taizihuang.github.io/TheEconomist/html/the-anti-esg-industry-is-taking-investors-for-a-ride.html。
[18] 《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退出净零排放倡议》https://chinese.aljazeera.net/economy/2022/12/8/%e5%85%a8%e7%90%83%e6%9c%80%e5%a4%a7%e7%9a%84%e5%85%b1%e5%90%8c%e5%9f%ba%e9%87%91%e7%ae%a1%e7%90%86%e5%85%ac%e5%8f%b8%e9%80%80%e5%87%ba%e5%87%80%e9%9b%b6%e6%8e%92%e6%94%be%e5%80%a1%e8%ae%ae。
[19] ESG as a Workforce Strategy https://www.mercer.com/our-thinking/esg-as-a-workforce-strategy.html#:~:text=ESG%20performance%20will%20become%20increasingly%20important%20to%20attracting,world%E2%80%99s%20workforce%2C%20compared%20to%2052%20percent%20in%202019。
[20] Companies failing to act on ESG issues risk losing investors, finds new PwC survey https://www.pwc.com/lt/en/about/press-room/pwc-global-investor-esg-survey.html。